医药供应链长期面临药品追溯困难、库存动态不清、耗材管理粗放及流通安全风险等漏洞。RFID技术通过电子标签与读写设备的协同,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务实解决方案。
硬件协同弥补漏洞
药品追溯与防伪:RFID标签存储唯一ID及药品批次、效期等关键信息,超高频读写器(如UR6258)在仓库出入口实时扫描,杜绝混入假药或过期药品。
动态库存管理:天线(如HA2626)部署于货架,实现药品自动盘点,解决人工清点效率低、差错率高的问题。
读写器核心功能与技术实现
超高频读写器(UR6258)支持多标签批量识别与抗干扰通信,在金属货架、液体药品等复杂场景下仍保持稳定读取。结合固定式天线(HA2626)与手持机,覆盖从入库到出库的全环节:
入库环节:桌面读写器快速注册药品信息并绑定标签;
出库环节:门式读写器校验药品与订单匹配性,拦截错发或效期异常药品。
仓储与耗材管理的技术升级
1. 动态盘点升级
RFID标签取代人工扫码,仓库人员持手持机分钟级完成全库盘点,准确率超99.95%。
2. 智能耗材柜闭环管理
医疗试剂柜集成RFID读写模块,实现:
开柜自动识别耗材取还;
生物识别授权存取(响应时间<0.5秒);
温湿度监控与偏差预警(误差<3℃)。
流通安全强化
在运输环节,RFID标签与车载读写器联动,实时上传位置与温湿度数据,确保冷链药品全程可溯。
企业应用价值
RFID技术从源头锁定药品真伪,在库减少损耗,出库杜绝误发,最终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与合规性。例如阿根廷药企Axxa Pharma通过RFID实现利润增长,核心在于技术对漏洞的系统性修复。
结语
RFID并非概念性工具,而是通过读写器、天线、标签的硬件协同,在医药供应链各环节提供可落地的技术支撑,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双重升级。